足底筋膜炎物理治療

李靖勇

足底筋膜位於腳踭到五個腳趾間的筋膜,使足底結構形成足弓。這塊強韌而厚實的軟組織承受着人體的重量,並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具有避震及支撐足弓的作用。足底筋膜炎是指足底的筋膜因長期勞損,或重複受傷而引起的炎症。

足底筋膜炎有甚麼症狀?患者通常會感到腳踭刺痛,尤其早上起床後開始行走的第一步,會發生劇烈的疼痛感。雖然步行數分鐘後,疼痛會漸漸減退,但當步行、站立或跑步的時間久了,痛楚又會再次出現。

足底筋膜炎的致病原因,最主要是足底筋膜過度受到刺激、重複的拉扯及過度承重,以下六類人士較易患上此症:

一、因個人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人士,如賭場莊荷、餐廳侍應、警察等。

二、運動傷害或運動過量,使足底筋膜重複地拉傷及勞損,長遠容易形成慢性疼痛,尤其是業餘長跑者。

三、中年到年長者。隨着年紀增長,足部的韌帶與肌肉肌腱開始退化,加大了足底筋膜的負擔,因此足底筋膜炎常好發於四十歲以上人士。

四、過重或肥胖者。他們足部承受過多的重量,加上運動較少,當下肢肌力不足時,便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出現足底筋膜炎。

五、穿着不合腳鞋子的人士。鞋子可為腳部提供支撐力,然而,若是長期穿着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例如鞋底太硬、鞋墊太薄及鞋踭太高等),可能會增加對足部的負擔,久了便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六、下肢結構異常(包括扁平足、高弓足、腳掌內旋、脊柱側彎、長短腳、膝關節變形)人士。他們長期下來會增加足底筋膜負擔,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足底筋膜炎的物理治療——經過物理治療師評估之後,可根據患者的情況提供適合個案的治療項目,包括電療、超聲波、徒手治療、貼紮治療、衝擊波治療、運動治療及輔具鞋墊等。此外,治療師也會給予患者專業意見,包括自我護理及家居運動項目,以減少足底筋膜炎反覆發作的機率。

若患上足底筋膜炎,自我護理方面要注意如下事項:

一、避免長時間站立、步行或跑步,適當地讓足部休息。

二、在發炎期,冰敷疼痛部位(每次約十至十五分鍾)。

三、選擇柔軟、寬鬆的鞋來穿着,盡量避免長期着高踭、太緊或鞋底太硬的鞋。

四、管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

至於家居運動方面,提供如下幾款供參考:

一、筋膜深層按摩——站立或坐在椅子上,用按摩球或網球在足底筋膜位置前後滾動一至兩分鐘,每天二至三次。

二、牽拉足底筋膜——在坐姿下將患腳足部放在另一腳的膝蓋上,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抓住腳趾,緩慢地將腳趾向後牽拉,直到感到筋膜拉緊為止,停留三十秒,重複三至五次,每天二至三組。

三、小腿拉伸運動——站着面向牆壁,雙手扶牆,患腳踏後方伸直,腳踭着地,另一腳向前緩慢屈曲,直到患腳感覺延展整個小腿後肌,保持這個伸展動作三十秒,重複三至五次,每天二至三組。

四、腳踭抬高運動——雙手扶椅背,雙腳腳尖踮到最高(過程須感覺小腿後方肌肉有“繃緊”感覺),維持二至三秒,然後將雙腳慢慢放回地面,重複十至十五次,每天二至三組。

五、腳趾抓毛巾運動——坐在椅子上,患腳底平放在毛巾上,然後用腳趾帶動前腳掌嘗試抓起毛巾。此時,感受到整個腳掌的發力達到最大程度,再緩慢放鬆下來,重複做十五次,每天二至三組。

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會感到腳踭刺痛

筋膜深層按摩

牽拉足底筋膜

小腿拉伸運動

腳踭抬高運動

腳趾抓毛巾運動

註:

  •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 本文於2022年10月1日刊登於《澳門日報》D08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