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軟骨退化與訓練關係

關節軟骨退化與訓練關係 區潔文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於本澳發生後,澳門本地各年齡層人士都逐漸注重自身健康。本地健身房、各類型運動班或舞蹈班花開遍地,當中跑步、公路單車、重量訓練更是深受廣大居民喜愛。不過,於訓練的同時,大家可能都會擔心受傷、關節勞損或軟骨磨損等情況發生。以下內容將同大家分析關節軟骨磨損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如何預防或延緩它的進程。 軟骨的組成和特性 軟骨由軟骨細胞、細胞外間質及纖維組成。一塊軟骨的重量有七成是水份、三成是蛋白聚醣,兩者的比例因應不同部位的軟骨而稍為有所不同。一塊軟骨可以分為四層,淺層的纖維多呈現雙互平衡的狀態、中層的纖維以混亂的方式存在、底層及鈣化區的纖維則以與骨骼垂直的狀態存在。軟骨中水份含量於軟骨表面較底層高。 一般情況下,當軟骨受壓,軟骨會變得較堅硬來對抗所受的壓力(如舉重運動)。受傷的軟骨在這樣的過程中,因蛋白聚醣的效能下降,影響軟骨變堅硬的程度,而無法承受同樣的壓力。 軟骨的另一個特性是它的血管含量極少,意味着營養供應較差,受傷後癒合能力較弱。 軟骨及關節退化的原因 當軟骨正常受壓,組織液會滲入並穿透軟骨。但當軟骨受到連續衝擊或持續增強的壓力時,軟骨因為受壓而變得硬化,使組織液滲入軟骨的能力下降、導致軟骨本身需要承受大部分的壓力。科學實驗結果顯示,快速加壓(如連續彈跳、以腳跟着地急步走)比起低頻率但較大壓力的情況,前者更易導致關節退化。而適度使用身體關節可令軟骨生長,缺乏活動則令軟骨出現痿縮的情況。由於軟骨本身的再生能力極弱,當軟骨持續痿縮,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關節退化。 軟骨退化和訓練 研究指出,適當的關節活動和訓練有助促進軟骨本身的代謝、維持軟骨的彈性和吸收震盪的能力、預防軟骨的退化、維持或提升整體活動力、心理精神健康和改善睡眠。另外,透過訓練改善軟骨退化患者的體能狀況,能降低其患上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減少體內炎症的發生機率。 上述提到,軟骨的營養供應和健康主要透過組織液的滲透和交換來維持,關節周邊的筋膜和肌肉等軟組織的彈性便起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肌筋膜彈性和滑動能力可為關節液提供動態流動的環境。 軟骨組織解剖示意圖 膝關節周邊主要的筋膜放鬆運動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本文於2022年12月3日刊登於《澳門日報》B16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