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如何物理治療
– 弄清原因及處理原則
鄭翠萍
隨着年紀增長,個人的新陳代謝會相對減慢,肌肉力量和耐力、平衡能力、協調能力等也會降低。平日如果沒有良好的運動鍛練習慣,這些機能就會逐漸變弱,也很有可能會增加跌倒和受傷的風險,從而出現骨折情況。
造成骨折的原因,包括因外力突然撞擊、疲勞性或壓力性引起,或本身肌肉強烈收縮等。舉例來說,通常老人最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是髖骨;骨質疏鬆症患者最易骨折的部位為肱骨、橈骨遠端、腰椎和髖骨。由於每個人各個部位的骨折癒合所需要時間是不一樣的,可能需要八至二十周或更長的時間。
骨折後的治療目的,當然是希望骨骼保持在良好的位置上,逐漸有好的癒合。並且不會產生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進而完全恢復活動功能。在物理治療的角度來看,重建骨折受傷後部位的功能是最重要的,例如上肢骨折後要增強其活動能力,而下肢骨折後則以穩定排列為主。
骨折後物理治療的處理原則,是要讓骨折附近沒有受傷的部位,可繼續維持其正常動作和功能,不要因為害怕牽連到骨折處而不動,這反而會造成關節的僵硬和肌肉萎縮。另外,當骨折經固定後盡可能協助其恢復本身的正常動作和功能。
早期骨折處為避免移位和進一步受傷,通常骨科醫生會將骨折處固定,此時期很容易出現水腫和疼痛情形。在不影響骨折癒合及患者能接受的範圍內,患者可藉着主動肌力收縮的運動來產生“幫浦效用”來減輕水腫,如重複做把手張開及握拳的動作(圖一)、(圖二),或腳板上下來回撥動的動作(圖三、四);亦可自行抬高受傷肢體或利用枕頭抬高而借助重力的原理使血液回流(圖三、四)。此外,也可使用一些物理治療儀器來減輕患者骨折後的疼痛。
另一方面,下肢骨折的患者,可以諮詢物理治療師的意見,看看是否需要選用特定的輔助設備來提高活動能力,如使用枴杖或助行器來協助步行(圖五、六)。
除了以上的治療外,還要注意防止患者因長期不活動而導致的肌肉萎縮,如用一些功能電刺激儀器來保持肌肉的收縮和力量。當然治療過程中,最重要還是要患者自行做主動運動,如等長收縮運動。萬一骨折處附近的功能受限,物理治療師可為患者進行被動關節鬆動術和牽張,來提升關節活動度。此外,為防止進一步的肌肉萎縮無力,可依其肌肉的情況而給予一些肌耐力的訓練。
骨折後適當的處理,可避免日後的功能受限,讓患者恢復受傷前最大的運動能力。
註:
-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 本文刊登於2020 年8月8日《澳門日報》B11版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 模特兒: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