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TA

About MPTA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MPTA has created 52 blog entries.

中風康復之位置轉移技巧

中風康復之位置轉移技巧 梁嘯丁 中風後,大部分的患者會面對活動上的障礙,透過使用一些位置轉移技巧,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減低摔倒的風險;2.提升自理能力及減低照顧者壓力;3.提高活動能力及生活質素。 自助訓練方法 1.  坐 ←→ 企 2. 床 ←→ 輪椅 (健側方向) •輪椅擺放於身體健側及靠近床邊 •鎖緊輪轆 •移開腳踏板 •移開扶手板 照顧者方法 1.  床 ←→ 輪椅 (照顧者協助) 2. 床 ←→ 輪椅 (使用轉移板) •輪椅擺放於身體健側及靠近床邊 •鎖緊輪轆 •將轉移板安置於病人及輪椅之間 其他轉移輔助工具 因應中風患者的個別情況,可運用其他工具(例如起重吊機、扶抱帶)以輔助轉移。 每個中風患者的情況也不同, 因此使用的位置轉移方法也不同。如有疑問,可詢問物理治療師。 適當的足部位置 不適當的足部位置 軀幹向前傾 站立時保持平衡 轉移前的準備 放好患側手腳,健側手部 扶穩輪椅。 軀幹向前傾, 將重心轉向輪椅。 轉身坐 照顧者扶住病人患側手部及臀部 照顧者配合病人發力站立 照顧者 協助病人慢慢坐下 [...]

By | June 3rd, 2023|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中風康復之位置轉移技巧

拇趾外翻的處理與治療

拇趾外翻的處理與治療 鄭翠萍 拇趾外翻是指拇趾與前腳掌之間的蹠趾關節發生變形,使拇趾過度向外側。即本應指向前的拇趾,因遺傳或後天壓力而導致向外翻,並指向尾趾方向。拇趾外翻是一種漸進式的變形,拇趾根部的骨頭會突出,隨行走時壓力及與鞋內的摩擦造成拇趾滑液囊炎而出現紅腫疼痛。拇趾外翻使其他腳趾受到擠壓、重疊,或可能令整個腳掌變形,影響外觀,甚至穿鞋及走路都有困難。不過有些輕度患者只是留意到自己拇趾變形,並無疼痛感的。 從外觀上簡單檢查,量度拇趾的第一趾骨和蹠骨的角度,若多於15°則算有拇趾外翻(圖1)。拇趾外翻有家族性遺傳因素,當直屬家族中有類風濕關節炎或拇趾外翻情況,出現拇趾外翻的機會就較高。而女性的韌帶普遍較男性的鬆弛,令拇趾的蹠趾關節更容易因支撐力較小而變形。另外,穿着不適當的鞋,如長期穿着高跟鞋、窄頭或前足承托不足的鞋,都會增加前足及拇指的壓力。拇趾外翻常見於長者、扁平足和體重過高人士,普遍原因包括關節退化和肌力減少、內側足弓因支撐較少使拇趾受過多壓力而外翻,以及體重較高會使站立或行走時足部受力較多,因而增加患拇趾外翻的風險。 當拇趾的外翻角度小於40°時,則可利用足部輔具以紓緩拇趾外翻的不適。亦應選擇合適的鞋,即能支撐足弓、鞋頭較寬的鞋,並少穿夾趾拖鞋。當然減輕體重亦是減輕足部拇趾壓力的改善因素,以及多做足部運動來減少拇趾外翻的症狀。當拇趾的外翻角度大於40°時,則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拇趾外翻的物理治療主要為消炎止痛、放鬆過緊的肌肉和鍛煉較弱的肌肉。首先可使用冰敷和抬高腳休息來減少拇指外翻時的疼痛、腫脹和發炎。亦可使用拇指外翻保護墊來避免關節過度摩擦,緩解部分壓力,降低因摩擦而造成疼痛發炎的機會。當炎症有所紓緩後,可用熱敷來放鬆緊繃的肌肉和增加血液循環。至於伸展緊繃的軟組織結構方面,平時可按摩腳底的肌肉,即在腳底放置網球,輕輕踩踏按摩來增加組織柔軟性(圖2)。亦需要伸展腳趾,即盡量用力張開腳趾來釋放腳趾壓力。如果未能自行用力,可使用分趾器來協助放鬆腳趾間的壓力。此外,進行腳趾運動可改善因足部肌肉衰弱而加劇拇趾外翻的情況和行走問題。運動練習時應赤腳,可以坐着(圖3)、單腳站或雙腳站立進行。第一個動作:腳跟、前腳掌着地,向上抬起腳趾(圖4)。第二個動作:腳跟、前腳掌着地,把腳趾張開(圖5)。第三個動作:雙腳着地,腳跟抬高,腳趾下壓(圖6)。第四個動作:腳跟着地,縮起腳趾,撐起足弓(圖7)。每個動作可因個人情況維持五至十秒再放鬆,重複十至二十次,每天練習數回。如對拇趾外翻有進一步疑問,可尋求相關的醫療人員及物理治療師的協助。 圖1:拇趾外翻程度分級(網上圖片)   圖2:在腳底放置網球,輕輕踩踏按摩。   圖3:可坐着進行運動練習,雙膝彎曲並雙腳着地。   圖4:腳跟和前腳掌着 地,向上抬起腳趾。   圖5:腳跟、前腳掌着地,把腳趾張開。   圖6:腳跟抬高,腳趾下壓。   圖7:腳跟着地,縮起腳趾,撐起足弓。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模特兒:陳恩祈 本文於2023年5月6日刊登於《澳門日報》B16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

By | May 6th, 2023|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拇趾外翻的處理與治療

耳石症快問快答

耳石症快問快答 劉笑怡 有患者在閒談間告訴物理治療師,在不久前的某一天早上,嘗試轉身想要起床時,突然覺得自己及環境不斷在轉,看到房間裏的物件像漩渦般在打轉,伴隨着噁心作嘔的感覺。這種強烈的頭暈,使患者要重新躺下,過了一會兒便覺得舒服點。但每當做同一動作時,天旋地轉的感覺又再出現,十分困擾及影響日常生活。去向醫生求助時,被診斷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俗稱耳石症。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甚麼?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簡寫為BPPV,每個詞都描述一個症狀: 良性Benign——沒有生命危險的。 陣發性Paroxysmal——突如其來的但持續時間短暫。 位置性Positional——由某些頭部姿勢或動作所觸發。 眩暈Vertigo——感到自己或周圍環境在漩渦般打轉。 甚麼原因引致耳 石症? 在我們的內耳中,有一些細小的晶體,俗稱耳石,位於內耳中間一處像“袋”的位置。當耳石症患者的頭部或身體位置改變後,耳石從本來的地方掉落在內耳其他的感受器或半規管內,這時大腦會接收到強烈的(錯誤)信息,令患者覺得環境正在劇烈地旋轉。 耳石症患者所描述的“天旋地轉”,即眩暈,是一種旋轉的錯覺。耳石症與“暈車浪”的頭暈有所不同。雖會引起眩暈的原因有很多,但耳石症是最常引起眩暈的內耳問題。 常見症狀是甚麼? 每個人對耳石症的體驗都會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見症狀: •某些動作會引起眩暈或旋轉的感覺(例如:坐起來、抬頭、彎腰等)。 •噁心(有時會嘔吐)。 •感到不穩定或覺得自己失去平衡。 •症狀會維持幾秒至幾分鐘。 耳石症不會引起持續的嚴重頭暈,症狀通常是由動作引發的,但所引起的頭暈感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能夠醫治嗎? 物理治療師可進行Dix Hallpike測試,刺激眩暈的出現。有時會伴隨着眼顫,物理治療師會觀察患者眼睛的震顫,根據眼顫的方向及時間而選擇治療的方法。Head Roll Test 是另一個測試的方法。大部分患者可以通過耳石復位術來治療,這種治療通常需幾分鐘的時間,但有時某些患者需要接受幾次治療。這些復位治療是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將晶體引導回內耳原來的位置。Epley 是其中一種復位的方法。治療後,患者有時會感到持續不適及少許不穩定感,這些感覺一般需要數日至數星期才慢慢消失。 耳石症會復發嗎?可以預防嗎? 耳石症是有機會復發的。復發機會風險的高低會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創傷(頭部受傷)、其他內耳或身體的狀況、衰老。雖然醫療研究目前未有任何方法阻止耳石症復發,但耳石症能被治癒的成功率很高。 物理治療 師進行Dix Hallpike 測試 Head Roll Test測試 Epley 復位 物理治療 師進行測試並會觀察患者眼 睛的震顫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模特兒:梁柏欣 本文於2023年4月1日刊登於《澳門日報》B16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

By | April 1st, 2023|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耳石症快問快答

肌少症自我檢測及增肌運動

肌少症自我檢測及增肌運動 梁嘯丁 肌少症的成因 人體大致由肌肉、骨骼、脂肪及水份組成,每個部位各司其職,維持人體的恆定與健康。隨着年齡增長,肌肉量會逐步減少,同時肌肉的力量及耐力也會隨之下降。 肌肉量的高峰大約在成年期四十歲左右,從四十歲開始,每十年減少8%、七十歲後更快,每十年減少15%。 簡單的說,如果五十歲的肌肉量是100%的話,到了七十歲只剩下76%,八十歲就剩60%而已。 肌肉減少的最大主因是老化,老化的過程中我們的生殖賀爾蒙分泌降低、運動神經元流失及肌纖維數量減少,因而導致肌肉量、肌力及肌耐力下降。 除了老化因素,身體發炎狀態使發炎物質上升、營養偏差例如蛋白質攝取不足或長期不當的低熱量飲食、活動量降低或臥床等生活形態,以上這些都會導致肌肉生成不易甚至流失。 肌少症居家自我檢測方法 方法一:自我評量檢測,評估項目:“亞洲肌少症指標”。 1. 提舉五公斤重物是否感到困難? 2. 在房內行走是否困難? 3. 從床或椅子上坐起是否感到困難? 4. 爬十級樓梯是否感到困難? 5. 過去一年跌倒次數。 判斷標準:○分表示沒有困難,一分表示有一些困難,二分很困難 / 需要使用步行工具 / 沒有他人幫助時無法完成 / 無法完成,五項加總分數若超過四分,可能有肌少症疑慮,必須就醫,透過X光等精密儀器測量肌肉量進行評估。 方法二:手指測量小腿圍。 將雙手的食指與拇指圈成一個圓,接着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如果圈不起來,表示肌少症的風險較低;若是圈起來還有空隙,則表示有可能罹患肌少症,建議就醫諮詢。 增肌必做兩類運動 我們無法改變年齡上升而肌肉量及肌耐力逐漸流失的事實,所以,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維持肌肉量及肌耐力或減緩它們流失,適當的運動訓練及足夠的蛋白質攝取是必須的。 運動訓練方面,包含有氧運動及阻力運動。有氧運動不僅能加強心肺功能,也能提升肌耐力。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也較適合年長者,例如慢跑、散步、健走、游泳、太極拳,建議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增加運動時間,每周至少運動五次,總時間不低於一百五十分鐘。 此外,若能以有氧運動搭配阻力訓練(肌力訓練),更能有效地增加肌肉質量。可用裝滿水的膠瓶當作啞鈴練習舉重,或是利用彈力帶針對肩膀、肘、大腿、膝蓋等部位進行每十次為一組的重複動作。 也可以從事“微運動”,爬樓梯取代電梯、坐巴士提早一站下車改為步行,都是很好維持肌力的方式。 這裏要特別提醒老年人,在運動時要注意自身耐受力及安全性,運動強度及時間一定要緩慢溫和調整。補充蛋白質時也要注意是否有慢性腎臟病問題,若有則不建議攝取過量的蛋白質。 肌少症風險評估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本文於2023年3月4日刊登於《澳門日報》B16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

By | March 4th, 2023|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肌少症自我檢測及增肌運動

椎間盤病變的迷思

椎間盤病變的迷思 區潔文 根據二○一九年一本醫學期刊所發表的報告,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約為每年每一千名成人中有五至二十例,患病率在三十至五十歲人群中最為顯著,男女比例為二比一。 下背痛的潛在病因其中只有約5%是與椎間盤疾病有關。就脊椎整體結構而言,椎間盤突出症較好發於頸椎第六與第七節之間以及腰椎第五節與薦椎之間。而已經有多個科學研究證實,於不同年齡層人口當中,即使於影像學檢查(如磁力共振)中發現有椎間盤病變(如撕裂、膨出、突出)的情況,受試者都不一定有不適或疼痛的症狀。 椎間盤突出的發生 椎間盤的解剖結構主要包含兩部分,分別為中央的髓核及外圍多層纖維環,另外每個椎間盤的上方和下方均各有一塊脊椎終板。 椎間盤突出的發生多數是由於退化所導致,隨着年齡的增長和使用身體的習慣(靜態生活、運動、工作等),纖維環的內圍較易發生撕裂,髓核便會向纖維環結構較薄弱的方向流動。若退化的椎間盤持續收到不正常的外力刺激,如重複性動作,便有機會令更多層的纖維環破裂,繼而發展成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在影像學上可分為以下多種不同的嚴重程度: 膨出——椎間盤病變的初期,所有纖維環仍完整但鬆弛,並且邊界超出終板的邊界。 突出——纖維環已有部分破裂,但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和椎間盤本身仍在同一節上。 脫出——指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向上或向下延伸,但纖維環仍有少部分完整結構。 游離——指椎間盤突出的部分已經與其原身的椎間盤分離,髓核外流。 不同姿勢對椎間盤壓力的影響 分別有學者在一九六六年及一九九九年時就不同姿勢下腰椎椎間盤壓力進行了研究。兩份研究當中,對上背屈曲(駝背)的坐姿都得出了差不多的研究結果,腰椎在這個姿勢下需要承受差不多二倍的壓力。而其中一九九九年的科學文章中更研究了搬運物件時椎間盤所受的壓力,發現雙手提起物件時彎腰的姿勢比正常站立時腰椎需要承受四倍以上的壓力。 椎間盤突出部分的再吸收 根據一篇於二○一二年發表的醫學研究報告內容,有百分之四因頸椎或腰椎椎間盤突出住院並被建議接受手術的患者,椎間盤突出部分出現再吸收的情況。該報告整理出以下可預測的因素: ●大體積椎間盤突出比小椎間盤突出更容易消退。 ●游離型椎間盤突出比突出的椎間盤突出更容易消退。 ●游離的椎間盤突出物中,僅含有纖維環的患者,因纖維環含有可溶性物質,可誘導新生血管形成,導致降解和隨後的再吸收較易發生。 脊椎疼痛有其他原因嗎? 人體由結締組織連結,如筋膜、肌肉、韌帶等。而筋膜是人體最大的感覺接收“器官”,無處不在,在它的結構之中包含着大量的自由神經末梢,這些神經末梢多對疼痛敏感,有相當多的痛症均是源自筋膜。 當筋膜因受傷、重複受壓、活動不足等原因產生沾黏,便有機會對這些神經末梢(甚至周邊神經主幹,如坐骨神經)造成刺激而引發疼痛或發麻等。另外,核心肌肉力量不足會使脊椎關節不穩,亦會有機會引起痛症發生。 所以為了減低椎間盤突出的發病機率,大家可以多進行適度伸展、肢體及核心肌群的力量訓練和注意避免工作或休息時的不良姿勢。 椎間盤的解剖結構 椎間盤突出在影像學上可分為多種不同的嚴重程度 相對於站姿下的百分比 (%)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本文於2023年2月4日刊登於《澳門日報》B16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

By | February 4th, 2023|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椎間盤病變的迷思

疫後運動恢復原則

疫後運動恢復原則 黎智豪 隨着疫情的發展,特區政府公佈已逾五成民眾感染新冠肺炎。在染疫當下,大家除了休息和進行藥物治療外,身體在慢慢經歷五至七天或不等的自身症狀高峰期後,可能會忽略或有意識想慢慢恢復日常運動。但什麼運動適合我們做呢?在感染後的不同的程度、症狀、階段下,又對應可以做些什麼強度的運動呢?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 坊間很多說法是:“感染後兩周不要進行運動。”其實,這只是對了一半。筆者建議的是“檢測陰性兩周內可為自己進行簡單的自我評估,不建議即時進行高強度運動”。簡單的自我評估包括如下: 1. 須清楚對自身基礎疾病的認知,這是大前提。例如有沒有高血壓、心臟病、其他慢性病等,任何年齡的民眾應該對此有所認知,並應遵循醫護的建議。 2. 簡易測試:日常生活起居活動、連續步行五百米,做這兩件事會不會感到氣促,感到非常疲倦?如果有,建議多作休息或諮詢物理治療師。同時也建議進行坐式胸肺恢復運動,這對肺部功能恢復有明顯的改善——包括:腹式呼吸(圖一)、胸腔擴展運動;如果沒有,則可先由低強度運動開始,每次進行二十至三十分鐘,隔天做,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及時間。 3. 在逐漸適應體能運動時,同時也需要為自己進行另一個簡單的自我評估——“運動自覺強度量表”。這是一個自我感覺吃力程度的量表(圖二),如果你覺得輕鬆,其實對應的則是你在進行着低強度的運動。同時,等級10至11代表當下你的心跳約等於每分鐘100至110下;同理,若你感到吃力,則代表你正進行中高強度運動,並且心跳約在每分鐘140至160下。建議循序漸進的運動強度,可以從最基本的散步開始,在進行二十至三十分鐘散步運動前後,建議進行肌肉伸展運動(圖三至七)。 4. 有一些運動習慣的人存有一些疑惑,心想停止了兩個禮拜運動,會不會令肌肉量減少。根據一篇二○一九年的研究 (Effects of training, detraining, and retraining on strength, hypertrophy, and myonuclear number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 Niklas Psilander et al.) 顯示,即使一個月不做訓練,肌肉量也不會有明顯減少。那麼我們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下,如何重啟心肺耐力運動、負重運動和有氧運動呢? 建議可以使用50%原則,即如果你平日在進行五公里跑步或二十分鐘的Tabata / HIIT,即你可以從二點五公里的跑步、十分鐘的有氧運動進行,如果身體對低強度訓練漸漸適應,並想加快回到以往的訓練量,也請慢慢增加到60%、75%,忌操之過急。 5. 最後,有些簡單的指標可確定訓練水平是否正確(圖八)。 (圖一)腹式呼吸——鼻子吸氣使肚子鼓起,嘴 巴圓唇吐氣時肚子縮下去。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本文於2023年1月7日刊登於《澳門日報》B16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

By | January 7th, 2023|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疫後運動恢復原則

關節軟骨退化與訓練關係

關節軟骨退化與訓練關係 區潔文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於本澳發生後,澳門本地各年齡層人士都逐漸注重自身健康。本地健身房、各類型運動班或舞蹈班花開遍地,當中跑步、公路單車、重量訓練更是深受廣大居民喜愛。不過,於訓練的同時,大家可能都會擔心受傷、關節勞損或軟骨磨損等情況發生。以下內容將同大家分析關節軟骨磨損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如何預防或延緩它的進程。 軟骨的組成和特性 軟骨由軟骨細胞、細胞外間質及纖維組成。一塊軟骨的重量有七成是水份、三成是蛋白聚醣,兩者的比例因應不同部位的軟骨而稍為有所不同。一塊軟骨可以分為四層,淺層的纖維多呈現雙互平衡的狀態、中層的纖維以混亂的方式存在、底層及鈣化區的纖維則以與骨骼垂直的狀態存在。軟骨中水份含量於軟骨表面較底層高。 一般情況下,當軟骨受壓,軟骨會變得較堅硬來對抗所受的壓力(如舉重運動)。受傷的軟骨在這樣的過程中,因蛋白聚醣的效能下降,影響軟骨變堅硬的程度,而無法承受同樣的壓力。 軟骨的另一個特性是它的血管含量極少,意味着營養供應較差,受傷後癒合能力較弱。 軟骨及關節退化的原因 當軟骨正常受壓,組織液會滲入並穿透軟骨。但當軟骨受到連續衝擊或持續增強的壓力時,軟骨因為受壓而變得硬化,使組織液滲入軟骨的能力下降、導致軟骨本身需要承受大部分的壓力。科學實驗結果顯示,快速加壓(如連續彈跳、以腳跟着地急步走)比起低頻率但較大壓力的情況,前者更易導致關節退化。而適度使用身體關節可令軟骨生長,缺乏活動則令軟骨出現痿縮的情況。由於軟骨本身的再生能力極弱,當軟骨持續痿縮,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關節退化。 軟骨退化和訓練 研究指出,適當的關節活動和訓練有助促進軟骨本身的代謝、維持軟骨的彈性和吸收震盪的能力、預防軟骨的退化、維持或提升整體活動力、心理精神健康和改善睡眠。另外,透過訓練改善軟骨退化患者的體能狀況,能降低其患上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減少體內炎症的發生機率。 上述提到,軟骨的營養供應和健康主要透過組織液的滲透和交換來維持,關節周邊的筋膜和肌肉等軟組織的彈性便起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肌筋膜彈性和滑動能力可為關節液提供動態流動的環境。 軟骨組織解剖示意圖 膝關節周邊主要的筋膜放鬆運動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本文於2022年12月3日刊登於《澳門日報》B16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

By | December 3rd, 2022|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關節軟骨退化與訓練關係

引導失智症長者運動

引導失智症長者運動 梁嘯丁 目前已經有研究證實,患有失智症的長者做運動可以改善記憶力,延緩失智症的病程。同時,也可以避免失智症長者在生活上的功能下降。但帶着失智症長者做運動容易嗎? 引導失智症長者做運動,其實非常不容易,時常會發現長者有很多的精神行為症狀,如:幻覺、躁動、遊走,又或者長者本身的個性非常固執,以致帶長者做運動時產生困難。今天就分享一下物理治療師如何帶領失智長者做運動: 一、感官提醒(Visua , verbal , and tactile cueing)。利用視覺、聽覺、觸覺,提醒長者方向站起,可以用手勢往上引導(視覺提醒),也可以用口語表達(聽覺提醒)的簡單指令說明步驟,或牽着手一起執行(觸覺提醒),有時可以做兩至三個感覺提醒。 二、鏡像模仿(Mirroring)。想像自己是一面鏡子,帶領長者做運動,注意手的方向與長者的方向是相反的,想要長者抬起左手,帶領者的右手要抬起。 三、分解任務(Task breakdown)。如果想要訓練長者由躺着到坐起,那麼把每一個步驟分解,且簡單的告知長者,先翻身,接着腳垂出床緣,慢慢的手推床,之後再坐穩及腳踩好地面。 四、任務鏈接(Chaining)將上述的分解任務,以一個任務連接下一個任務,使動作更為複雜。 五、手把手教(Hand over hand facilitation)。透過引導者的手,握住或牽住長者的手或身體來完成任務。 通常會建議家屬從長者最擅長的動作開始訓練,如坐到站,或行走功能,以維持長者的體能狀況,避免平衡及協調退化。 物理治療師示範以下六個居家運動供大家參考(附圖),讓長者在家中也可以安全有效率地進行。這些考居家運動,可以維持下肢肌力,有效降低跌倒的風險。建議每日三次,每次做十下,每下停約五秒,可以按照個人能力不同,調整次數。 躺姿——雙腿彎曲抬臀運動 坐姿——大腿輪流上提抬高,左右腳輪流,好像坐姿 走路。 躺姿——大腿伸直抬高,左右腳輪流。 站姿——坐下或起立重複練習。 坐姿——直膝抬小腿,左右腳輪流。 站姿——腳尖踮起放下,雙手扶牆增加 安全感。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本文於2022年11月5日刊登於《澳門日報》B16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

By | November 5th, 2022|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引導失智症長者運動

足底筋膜炎物理治療

足底筋膜炎物理治療 李靖勇 足底筋膜位於腳踭到五個腳趾間的筋膜,使足底結構形成足弓。這塊強韌而厚實的軟組織承受着人體的重量,並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具有避震及支撐足弓的作用。足底筋膜炎是指足底的筋膜因長期勞損,或重複受傷而引起的炎症。 足底筋膜炎有甚麼症狀?患者通常會感到腳踭刺痛,尤其早上起床後開始行走的第一步,會發生劇烈的疼痛感。雖然步行數分鐘後,疼痛會漸漸減退,但當步行、站立或跑步的時間久了,痛楚又會再次出現。 足底筋膜炎的致病原因,最主要是足底筋膜過度受到刺激、重複的拉扯及過度承重,以下六類人士較易患上此症: 一、因個人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人士,如賭場莊荷、餐廳侍應、警察等。 二、運動傷害或運動過量,使足底筋膜重複地拉傷及勞損,長遠容易形成慢性疼痛,尤其是業餘長跑者。 三、中年到年長者。隨着年紀增長,足部的韌帶與肌肉肌腱開始退化,加大了足底筋膜的負擔,因此足底筋膜炎常好發於四十歲以上人士。 四、過重或肥胖者。他們足部承受過多的重量,加上運動較少,當下肢肌力不足時,便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出現足底筋膜炎。 五、穿着不合腳鞋子的人士。鞋子可為腳部提供支撐力,然而,若是長期穿着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例如鞋底太硬、鞋墊太薄及鞋踭太高等),可能會增加對足部的負擔,久了便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六、下肢結構異常(包括扁平足、高弓足、腳掌內旋、脊柱側彎、長短腳、膝關節變形)人士。他們長期下來會增加足底筋膜負擔,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足底筋膜炎的物理治療——經過物理治療師評估之後,可根據患者的情況提供適合個案的治療項目,包括電療、超聲波、徒手治療、貼紮治療、衝擊波治療、運動治療及輔具鞋墊等。此外,治療師也會給予患者專業意見,包括自我護理及家居運動項目,以減少足底筋膜炎反覆發作的機率。 若患上足底筋膜炎,自我護理方面要注意如下事項: 一、避免長時間站立、步行或跑步,適當地讓足部休息。 二、在發炎期,冰敷疼痛部位(每次約十至十五分鍾)。 三、選擇柔軟、寬鬆的鞋來穿着,盡量避免長期着高踭、太緊或鞋底太硬的鞋。 四、管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 至於家居運動方面,提供如下幾款供參考: 一、筋膜深層按摩——站立或坐在椅子上,用按摩球或網球在足底筋膜位置前後滾動一至兩分鐘,每天二至三次。 二、牽拉足底筋膜——在坐姿下將患腳足部放在另一腳的膝蓋上,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抓住腳趾,緩慢地將腳趾向後牽拉,直到感到筋膜拉緊為止,停留三十秒,重複三至五次,每天二至三組。 三、小腿拉伸運動——站着面向牆壁,雙手扶牆,患腳踏後方伸直,腳踭着地,另一腳向前緩慢屈曲,直到患腳感覺延展整個小腿後肌,保持這個伸展動作三十秒,重複三至五次,每天二至三組。 四、腳踭抬高運動——雙手扶椅背,雙腳腳尖踮到最高(過程須感覺小腿後方肌肉有“繃緊”感覺),維持二至三秒,然後將雙腳慢慢放回地面,重複十至十五次,每天二至三組。 五、腳趾抓毛巾運動——坐在椅子上,患腳底平放在毛巾上,然後用腳趾帶動前腳掌嘗試抓起毛巾。此時,感受到整個腳掌的發力達到最大程度,再緩慢放鬆下來,重複做十五次,每天二至三組。 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會感到腳踭刺痛 筋膜深層按摩 牽拉足底筋膜 小腿拉伸運動 腳踭抬高運動 腳趾抓毛巾運動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本文於2022年10月1日刊登於《澳門日報》D08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

By | October 1st, 2022|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足底筋膜炎物理治療

了解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

了解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 區潔文 人體內大概有九百條不同的韌帶,韌帶的功能主要是連結體內的骨骼、限制骨骼之間(關節)過度的活動。它主要由膠原纖維構成,大部分情況下以互相平衡的方式排列。因應所在的身體部位不同,其形態略異。例如肩關節的韌帶群較為寬扁,膝關節前十字韌帶 (ACL) 則較為細長。實際上韌帶並非獨立的存在,它是由特異化的結締組織構成,起源和終止於骨膜上。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ACL的解剖結構和功能。ACL始於股骨外側髁,近關節中間且偏後方的位置,向下、前和身體內側方向延伸,附着到脛骨平台上的脛骨髁間隆突前,與內側半月板的前角融合。ACL上,有着不同的神經元,具有感測動作速度、關節位置 / 韌帶張力、調節血管活性等作用。ACL的張力改變,近端傳入神經纖維的激活會影響膝關節周圍肌肉的收縮,這情況在ACL完全斷裂的患者中,可觀察到其股四頭肌肌力明顯下降。     ACL提供了大部分限制脛骨在膝關節進行伸直時向前過度移動的阻力(主要由“前中束”),同時亦預防過多的脛骨旋轉動作(主要由“後外束”)。     受傷的機制——ACL的損傷於體育競技運動是很常見的,根據統計超過70%的損傷發生是非身體接觸時發生的,即是傷害的發生是由於個案本身的動作協調在該情景下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通常牽涉到轉身、減速或彈跳等元素,而本身不良的生物力學表現會增加損傷的發生機率。     可能導致ACL撕裂 / 斷裂的關節動作機制如下: 快速的膝關節過度伸直與扭轉(如:加速跑步時突然轉向)。 快速的膝關節過度伸直。 快速的膝關節過度屈曲(如:滑雪跌倒)。 突然減速並轉向。 跳起落地。 脛骨前方被撞到。     女性發生ACL損傷的機會比男性多大約三倍,可能的原因是女性本身膝關節的外翻生理角度較男性大,對韌帶的壓力有不利的影響。另外,已有研究指出,雌激素對膠原纖維(韌帶的主要成份)的生成有影響,在雌激素較高的情況下新生成的膠原纖維較疏鬆,彈性較弱。附表為ACL損傷分級與症狀的情況。     ACL損傷少有獨立存在,而伴隨的其它結構損傷程度將影響整體的康復進度和癒後結果。     常見伴隨ACL損傷出現的傷害有如下幾點: 半月板損傷。 內側副韌帶損傷。 骨髓挫傷水腫 (多數為外側)。 微骨折。 軟骨損傷。 脛骨平台骨折。 後外側角損傷。     康復重點——組織學研究指出,當ACL受到較少的機械力刺激,它的特性將變得彈性下降、韌帶纖維排列不整等。因此,ACL康復計劃應該盡早加入力學刺激的元素(關節活動、適度負重),以預防上述改變的發生。     膝關節周邊的肌肉對關節的穩定度有相當重要的貢獻。股四頭肌的收縮會使脛骨向前移動,於康復的初期應限制被動關節活動範圍在一百度至○度之間、主動關節活動在五十度至一百度的屈伸範圍內。與之在相對立位置的膕繩肌(大腿後側)則能提供脛骨後移的力量,於ACL康復時應留意此肌群的肌力訓練和它與股四頭肌的共同收縮練習。     ACL物理治療康復計劃亦着重本體感覺訓練,本體感覺訓練對於個案人士重返體育活動和日常生活、預防關節退化等有着相當程度的影響。 右膝內側解剖結構圖 膝關節正面示意圖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進一步疑問,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本文於2022年9月3日刊登於《澳門日報》B12祝君健康專欄;已獲澳門日報同意轉載。 返回目錄

By | September 3rd, 2022|未分類|Comments Off on 了解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